中国疫后出境游回归缓慢 境内游颇受欢迎

中国近期迎来了疫情后最长的连假,包括中秋和国庆,但出境旅游市场似乎并未如预期出现报复性的大幅增长。相比之下,国内旅游市场的回升速度更快,而出境旅游市场则出现了所谓的「躺平」现象,表现相对缓慢。报导指出,中国在亚太旅游市场上的地位似乎也有所下滑,并且需要长达三年的时间才能回归正轨。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导,今年上半年,前往欧洲的旅游需求仅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四分之一。报导中提到,东南亚地区的陆客数量实际上只回复到疫情前的很低水平。举例来说,今年1至7月,大陆约有183万人次旅客前往泰国,位居第二,但已不再是泰国最大的客源地。同样,赴新加坡的陆客数量也仅恢复到2019年的11.78%。

据懒猫旅行创办人赵俊所言,「东南亚不缺游客,只是少了中国游客」。尽管东南亚仍然吸引了不少亚洲旅客,但大多数来自南韩和马来西亚,中国游客的数量明显减少。他提到,在某些目的地,例如普吉岛,前往的中国游客数量明显减少,而以前热闹的中国跟团游的景象也不再存在。

此外,疫情前,中国游客在国外的「爆买」行为广受关注,并且中国游客的出境消费在全球排名第一。然而,现在陆客的旅游心态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更多偏向小团队、深度游,并对旅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爆买」风潮可能不会再次出现。

报导还指出,旅游市场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游客数量上,还体现在旅游方式上的多样性。相对于以前的大规模跟团游,更多人选择小规模团队游或半自由行,这种趋势在今年更受市场欢迎。高端、精致和深度游成为出境游市场的新趋势。

世界旅游业理事会预测,大陆跨境旅游人次可能需要等待至2024年底才能重回疫情前的水平,并实现稳定增长。此外,一些外国航空公司由于无法飞越俄罗斯领空而面临燃油成本上涨的问题,这也可能导致机票价格上升。

总之,尽管中国游客对出境旅游市场的回归存在期望,但出境游市场的复苏似乎需要更长的时间,并且将呈现出更多多样性和深度的旅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