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破冰访华后抨击习近平为「独裁者」,美中关系再度紧张

Antony-Blinken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结束了华盛顿外交首长五年来首次访华行程,之后前往英国访问。然而,与中国有关的讨论并未结束。

上一次美国国务卿访华并会晤习近平要追溯到2018年6月,当时蓬佩奥在6月和10月两次访华,但第二次访问未能见到习近平。

在布林肯的两天访问行程中,中美双方均提出要稳定关系,但美方寻求重启军方沟通渠道的要求未能如愿。中方则强调美方应为当前双边关系僵持而“反思”。在中美关系的众多问题中,没有任何事情比台湾问题更为重要。

布林肯离开中国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先是形容美中关系已走在“正确轨道”上,然后在相隔一天后公开批评习近平是“独裁者”,再次引来北京的强烈批评。

虽然普遍评论认为布林肯访华迈出了恢复双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一步,但多位观察人士向BBC指出,能否真正恢复正常,仍待谨慎观察。

布林肯受辱?中美外交面子之争引发热议

自布林肯于6月18日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开始,无论是中国网民还是海外观察人士都密切关注着他所受到的待遇。停机坪上并未铺设红地毯,只有中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前来接机。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在与布林肯讨论台湾问题等议题时表明了严正立场并提出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外办主任王毅要求美方停止炒作“中国威胁论”,取消对华非法单边制裁,放弃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打压,并不得肆意干涉中国内政。

直到19日下午,外界才得知习近平确定要与布林肯会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35分钟会议中,习近平独自坐在长桌的正中央,两国官员分别坐在他左右。观察人士甚至网民们都纷纷找回了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蒂勒森和克里等的照片,发现这次的会晤场景前所未有。台湾前内政部长、时事评论员徐国勇甚至形容此次会晤为“王朝式会面”。

前美国国务院东亚与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史达维准将(Brig Gen David Stilwell)对BBC表示:“双方说的都还是那些不痛不痒的声明,说寻求平衡关系,但他下飞机的时候只获得比他低级许多的人接待,这视觉效果是个强烈的、以羞辱为目的的信息。”

“更重磅的是习近平坐在桌子顶端这个设定,中方的坐一边,美方的坐另一边,基本上就像是部下,而习近平就像是在跟这些人开会,布置事情都该如何推展下去。”

史达维说:“从来没有人见过像这样的外交安排。这完全是非标准的。”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高级访问研究员兼中非项目主任于泽教授(Prof Shirley Yu)在接受BBC采访时形容,即使与几天前会见美国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茨相比,习近平在会议厅中央的安排显示了与中美两国外交官员相比的超然地位,“这是中美建交40多年以来前所未见”。

中国左派评论人士司马南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以“美国人犯酸”来形容“布林肯受辱”的观点,但微博上也有网民似乎认同给美方“下马威”的做法,甚至对各接待场景的事物加以解读。

网易一篇自媒体文章形容,习近平与布林肯的会晤安排在福建厅举行,而福建厅的背景油画是《武夷之春》,“这个暗示应该是非常明确了,那就是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最最核心利益,没有任何可谈的余地。”

根据中国全国人大官网介绍,自邓小平主政时代起,福建厅就是中共最高领导人接见外宾的场所。

微博上,一位黑龙江用户认为,福建厅内的布局“一定给他一个心理上的冲击,既让他突感受宠若惊,又有强力打压”;一位广东网友说:“我们领导人坐在桌子中间,布林肯像我们部长汇报工作一样坐着。希望能有点记性吧。”

一位浙江网友认为,机场停机坪上没有红地毯,却有红线,“划好红线。别踩中国的底线”。

中国官方媒体则指出摆在会议桌中央的荷花。新华社的微博帖文写道:“当下正是荷花盛开时节,‘荷’与‘和’、‘合’谐音,我们期待中美两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显然。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家洛博士认为,北京这次是要把世界的期望管理做到最低,中方接待布林肯是“为做而做”。

陈家洛对BBC中文表示:“我倒不觉得很需要用上一些封建的表述——像‘帝王’或者是‘居高临下’这些——我反而相信这很简单,在中国的面子文化中,这次北京明显地就是不要给足美方面子,通过这些或大或小的动作,想给美方传递这样的一个信息:你来了不代表我们之后便是一帆风顺,反而还有许多‘听其言,观其行’、‘走着瞧’,就看大家想把关系修补得多远。”

“美中关系恶化!拜登总统对习近平狂轰滥炸,中方强烈回应引发世界震撼

拜登对習近平的批评引发了中方的强烈回应。中國外交部发言人毛寧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拜登的言论荒谬、不负责任,严重违背事实,侵犯中方政治尊严,是公开的政治挑衅,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在推特上,一些美国网民质疑拜登批评習近平是为了转移舆论关注点,因为有关拜登儿子亨特·拜登涉及税务违法、吸毒、持有枪支等指控认罪的消息传出。但是这一行动还是引发了对拜登个人能力的质疑。

路透社引述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暨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的话说:“拜登的大嘴巴就喜欢胡说八道。”不过他认为这不会让布林肯的努力付诸东流。

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对路透社表示:“我打赌华盛顿想让这事情悄悄冲淡,中方也不希望小题大做,破坏促成11月習近平与拜登举行双边峰会的过程。”

美国将在11月在旧金山主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就在布林肯出发到北京前,拜登公开表示“期望在未来几个月内我会再次与習近平见面”。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接受BBC采访表示,布林肯与中方举行了长时间的会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认为双方坐下来谈话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能够改善彼此的了解,增加互信,对双方都有很多好处。不过,布林肯此行未能重启中美军方对话,这被认为是布林肯此行缺乏实质成果的其中一个指标。

拜登在离开北京前表示,恢复两军对话是管理两国竞争和进行危机沟通的绝对关键方式。他表示愿意并且能够在各种层级与中国军方见面,并敦促中方给出恰当的回应。

中美贸易达历史最高位,但中方出口下降引发担忧

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数据显示,中美双边贸易在特朗普时期的僵持持续至今,但在2022年达到了创纪录的6906亿美元。

然而,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2023年5月外贸数据显示,中国当月出口额为283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7.5%。以人民币计算,2023年前五个月,中国对美国的进出口同比下降了5.5%,对欧盟增长了3.6%,对日本下降了3.5%,而对俄罗斯增长高达51.9%。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中国央视在社交媒体上评论称:“最近,欧美一大波重量级企业家访华,释放出反对‘脱钩断链’的强烈信息。同时,国际社会也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这都提醒美方要看到人心所向,要把握大势所趋。”

华府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国家安全专家罗伯特·斯伯丁(Robert S. Spalding)在Twitter上质疑称:“习近平愿意见布林肯只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急于让其经济复苏,二是拜登政府给了些什么他想要的东西。”

布林肯在北京期间重申,美国在对华经贸往来中希望实现“去风险化”和多元化。他表示:“这意味着投资提升我们自身的能力,以及没有能实现韧性安全的供应链,为我们的工人与企业推动实现公平的竞争环境,针对具损害性的贸易手段捍卫自身,并保护我们的关键科技,以免被利用来对付我们。”

他补充说:“我已向中方表明,将继续采取为保护美国国家安全而必要的针对性措施。”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于泽教授对BBC表示:“你也许会疑惑,为什么给美国卖些汗衫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这样讲,要是这影响到美国就业市场,那便成为了国安的一部分。”

北京大学的王勇教授称,一些美国人不愿意承认中国对美出口“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利益”。

王勇教授对BBC表示:“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最后的结果是什么?90%以上的额外关税由美国人来承担了,美国老百姓倒霉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这又是损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这一点非常清楚。”

于泽教授认为,像关税等贸易保护主义思维恐怕将继续是华府的主流。美国康奈尔大学政府学系中国与亚太研究教授白洁曦(Prof Jessica Chen Weiss)则认为,当前美国对华额外关税只是承袭自特朗普政府的产物,而美国人民并不认为关税对美国企业与劳工有多少帮助。

白洁曦教授在接受BBC国际台采访时表示:“我希望能找到往前走的办法,可在当前的政治环境里很困难。我想这得是双向的,中方与美方都得从这些帮倒忙的行动往后退一步。”

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商学院供应链管理副实务教授徐赛兰博士(Dr Sara Hsu)对BBC国际台评论称,布林肯访华还是说明拜登政府对华立场已在某程度上软化,但政府内仍然有不少对华鹰派,而他们不希望软化对华立场,因此拜登政府需要在鹰派代表与他自己改善对华关系的愿望之间做出协调。

中美角力升级!布林肯重申“一个中国”政策,中方斥其篡改!台海局势引发全球关切!

布林肯会晤习近平后重申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不变,不支持台独,也不希望改变台海两岸现状,但同时对中国在台湾海峡的“挑衅”行为表示关切。

中国外交部官网刊发了美国大使楊濤的回应,称“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本来是干干净净的,只用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作定语,但后来定语越来越多。”

“美方现在还有一个动向,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同‘一个中国政策’相关联,作为‘一个中国政策’的核心内容。这不是对美方对华政治承诺的重申和坚持,而是篡改。”

此前,新华社称,中国外长秦刚向布林肯表明,“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最重大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风险。”

自2022年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后,中国解放军多次在靠近台湾海域举行军事演习,且不时有战斗机逼近甚至飞越台湾海峡中线。

北京大学教授王勇将台湾问题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相提并论。他认为,台湾问题是北京“红线中的红线”,而俄乌战事已给欧洲和世界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所以说我们不能让中美争斗失控,在亚太地区重演这样一个悲剧,尤其是美国方面应该是放弃在台湾问题上把台湾问题作为一个棋子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应该承认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合法的一个权益,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

“我觉得并不是对美国的一个过分的要求,实际上是非常合理的要求。处理好台湾问题,对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台北方面对布林肯的对华表态表示欢迎。台湾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台海和平稳定是印太地区安全与繁荣的核心,我国政府将持续深化与美国及安全伙伴关系,共同捍卫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促进台海及印太区域的和平、稳定及繁荣。”

台湾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燦也称,台美关系不会因布林肯访问中国受影响,一切合作都在轨道上。

“马拉松倡议”创办人柯伯吉认为布林肯对台湾问题的表态恰当;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白洁曦教授说:“我预期美方代表的不光是美国,而是全球对军事敌对行为所产生风险的担忧。要是中国采取主动,将不但会危害全球经济,也将危害中国自身的持续增长与现代化。”

台湾与美国均已进入选举拉票期,这将如何影响以台海局势为核心的中美关系发展?香港浸会大学的陈家洛博士指出,以美国来看,民调显示,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的支持者,无论是台湾问题还是其他中国人权议题,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均倾向负面。无论谁入主白宫,中美之间的相互猜疑都将使两国角力成为未来几年双边关系的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