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洛杉矶布拉德伯里大厦背后的乌托邦梦想竟源自19世纪小说

94627973

在洛杉矶市中心有一座极具魅力的大楼——布拉德伯里大厦。这座办公楼外观不起眼,但走进内里的宽阔中庭,头顶是透光的玻璃天花板,环绕四周的精致铁艺栏杆和繁茂绿色植物,让人仿佛置身于蒸汽朋克风格的温室。许多影视作品都以这座建筑为背景,最著名的当属《银翼杀手》,那是对未来社会的黑暗描绘。但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大楼的灵感,并非来自对未来的悲观,而是源自于19世纪一本关于美好未来的乌托邦小说——《回顾过去》(Looking Backward)。

《回顾过去》由爱德华·贝拉米创作,小说描绘了美国在2000年成为社会主义乌托邦的景象。这一设想不仅影响了布拉德伯里大厦的设计,还激发了一系列现实中的政治、社会变革。小说主角朱利安·韦斯特原本是波士顿名流,因催眠误入深度睡眠,醒来时已是2000年。在新的时代,所有人为了共同利益而工作,公共建筑宽大美丽,公园遍布城市,财富、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实现平等分配。所有人每周只需工作12小时,45岁即可退休,教育免费,无劳动力者受社会保障。这种制度非暴力自然进化而来,充满了乐观进步的情怀。

19世纪末的美国正处于镀金时代,财富极度集中,工人阶级疾苦不堪。贝拉米目睹了工业化催生的贫困和阶级分化,他的理想主义作品正是对社会不公的有力回应。《回顾过去》一经面世便风靡全国,催生了许多“民族主义俱乐部”及贝拉米主义者社团。这些组织不仅尝试建立公社,还积极参与州、市层面的政治运动,推动市政公有电力等进步政策。他们追求的目标是彻底消除剥削,实现公共利益至上的民主经济。

贝拉米的思想同样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城市规划与建筑美学。正是他描述的20世纪宏伟公有建筑启发了建筑师乔治·韦曼,后者在洛杉矶设计了布拉德伯里大厦,让这部小说里的未来蓝图部分照进了现实。即便时至今日,我们距离全面共享成果、人人自由退休、乌托邦社会还很遥远,但贝拉米主义的星星之火依然引领着持不同政见者和变革者。

随着时间推移,贝拉米的构想被更广泛的政治力量吸收,从民粹主义党人手里流向了民主党。他关于公有经济和集体合作的激进设想被逐步淡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成为主流关注点。但无可否认,正是在贝拉米主义的鼓舞下,美国才催生了新政、公共事业等进步政策。

如今,贝拉米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他的家乡奇科比镇因推行公有电力和网络而受益匪浅。乌托邦的梦想并未湮灭,而是深深植根于那些不满现状、渴望美好未来的人们心中。如果说当今流行文化沉溺于反乌托邦的绝望叙事,那么《回顾过去》无疑提醒我们,未来也可以被塑造得更加平等、自由和美好。“更好的日子在前方”,这才是对世界最有力的回应。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