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期在新西兰与澳大利亚间的海域以及台湾海峡进行数次无预警的军事演习,这一系列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不满。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无预警军事演习不仅是对潜在冲突区域的预演,同时也是在当前美国外交政策调整时期,中国试图进一步划定自身势力范围的战略举措。
在2月27日的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媒体对中国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附近国际水域的演习进行了质疑,并询问是否会有更多类似的演习,并可能常态化。对此,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相关国家多次表示中方行动符合国际法,同时反问是否未来澳大利亚在中国周边的军事活动也会提前通报。
此前,中国在新西兰与澳大利亚间的国际水域进行了实弹演习,并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通知相关航班紧急调整,以保障安全。此外,台湾国防部在2月26日指控,中国在台湾南部进行的军事演习区划设未经台方通知,给相关区域的海空交通增加了安全风险。
虽然此次演习发生在国际水域,没有违反国际法,但中国没有提前通知相关国家,引发分析人士猜测,这或许成为解放军未来的“新常态”。中国国防安全研究员指出,中国通过这些操演测试其在西太平洋的通信和作战能量,进一步验证其军事能力。
中国的军事分析家表示,中国无预警演习旨在展示其战时与平时的转化能力。这种演习策略不仅是战备演练,更释放了强烈的政治信号,向相关国家施压。台北的军事与安全专家指出,中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新的美国政府对华政策调整,促使中国通过无预警演习表现其区域主导地位。
相关分析认为,在澳洲与新西兰间的演习是对这两个国家对华政策不满的回应。特别是对台湾附近的演习,更是由于美国与台湾之间进一步军事合作的政治讯号。不仅如此,新加坡国际关系学者通过分析认为,这些军事行动亦是在测试美国政府的回应能力。
在此过程中,台北政府对近期中国的无预警军演表示强烈谴责,认为其破坏了区域安全并对国际航运构成威胁。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外交沟通中,新西兰外长在北京与中国外长进行了会晤,表达了对中国未充分通知军演的不满,而北京则承诺考虑外界关切。
尽管面对国际批评,中国在台海周边的演习并未有放松迹象。分析人士补充认为,中国在台海实施军演本身是对区域主权的体现,而台湾方面则进一步加强对海域的监测,以应对潜在的安全挑战。台湾政府通过与中国营运船只“宏泰58”的事件迅速采取了措施,加强对海底电缆等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表明了其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通过建立监控黑名单,提升预警与监控能力,为未来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好准备。这充分展现出台湾面对复杂国际局势的应对能力与策略。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