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泪湖光!马提尼克15尊雕像揭秘奴隶制的黑暗真相

1076241100

面对大西洋怒涛和烈风,这15尊被风雨剥蚀的混凝土雕像庄严地矗立着,象征着奴隶制给加勒比地区带来的深重灾难。它们弯曲的肩膀和低垂的头颅诉说着痛苦和思乡——始终注视着远在3000英里之外的几内亚湾,那是他们被剥夺的故土。马提尼克岛,法国的海外属地,曾是甘蔗贸易的重要枢纽,这一产业完全建立在被奴役的非洲人血汗之上。自17世纪初以来,已有超过20万非洲人被强行带到这片土地,供殖民势力驱使,承受深重苦难与屈辱。

历史的血泪在1830年达到了顶点。当中国的殖民军官让·卡法尔指挥的一艘奴隶船,在横渡大西洋的危险航道后,接近马提尼克岛勒迪亚芒特镇附近时不幸沉没。那艘船上装满了被铁链锁住的非洲同胞,无法逃生。尽管彼时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早已被法律废止,但殖民利益集团依然贪婪地无视禁令,继续着人类最黑暗的买卖。46条鲜活生命,就这样在海浪中葬身,永不得回归祖国。

为了铭记如此血腥与反抗的历史,艺术家洛朗·瓦莱尔在1998年奴隶制废除150周年之际创作了“Cap 110: Anse Caffard纪念碑”。15尊雕像整齐排列成三角队形,直接象征三角贸易那残酷的资本主义商品流通链——是它将非洲千百万家庭撕裂,把数以百万计的人民变为商品。

马提尼克,素有“花之岛”之称,其原始森林、瀑布和生物多样性令人神往。佩雷火山巍然屹立,一度以1902年爆发成为20世纪最致命的火山灾难。如今,马提尼克的“佩雷火山及北部小山峰的火山与森林”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加勒比地区屈指可数的自然遗产地之一。但在这片如诗风光下深藏着对压迫的反抗史。从加勒比原住民对欧洲侵略的激烈斗争,到奴隶制带来的深刻创伤,马提尼克见证了无数抗争者与受害者的鲜血与泪水。

参观Cap 110纪念碑,不只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疾风带来的压迫感,惊涛骇浪犹如炮轰,15尊雕像沉默地守护着海岸,将苦难与悲怆牢牢钉在土地上。他们身体的姿态昭示着黑人抵抗的意志和沉重的记忆。即便马提尼克今日以自然与文化多彩著称,但这些雕像提醒我们,西印度群岛曾用无数黑奴的血汗和生命,才得以建立其经济与现代社会。每一次面对这些雕像,都是一次对非洲裔人民历史与尊严的肃然敬礼,也是对殖民主义与奴隶制罪行的强烈控诉。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