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挥刀再向中国!关税战升级引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1260201240

台北——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在现有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于星期日(2月2日)相继回应,表示中国对此举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将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诉讼,并将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指出,白宫在当地时间2月1日晚间发布事实清单,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仅无法解决自身问题,还会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

新闻稿称,中国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与中国相向而行,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直面问题,坦诚对话,加强合作,管控分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通过“答记者问”表示,中国一贯立场是“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并称中国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严格的国家之一,2019年应美国请求,成为全球第一个正式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国家,中美禁毒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文中强调,加征关税对双方禁毒合作没有建设性,会造成损害,中国敦促美国纠正错误做法。

在微博上,#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的话题一度高居热搜榜第二名,截至星期日下午,阅读量已超过6100万次。

拥有681万粉丝的黑龙江军事博主“科罗廖夫”发表文章称,美国加关税是损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商品涨价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必定推高通胀。但同时对中国也不会不痛不痒,他认为:“特朗普这招比较狠。”

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则发文称,中国经济界无需惊慌,尽管从事对美出口业务的公司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困难,但多数中国厂商早已做了大量准备。他相信“最终给自己带来麻烦并付出代价的将是美国自己。”

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指出,对比2018年面对美中贸易战时习近平强调“以牙还牙”的态度,这次的回应“非常软”。他认为,向世贸组织提出诉讼是示弱的借口,因为世贸组织对包括美国、日本、欧盟联合起诉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等案件,最终都是不了了之,没有约束力。

在他看来,特朗普在原有基础上对中国商品先加征10%关税,而非直接加到选前说过的60%,只是“起手式”,目的是逼中国坐上谈判桌。

除了关税,中国还面临美国国会上月提出的撤销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的《恢复贸易公平法案》,以及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地位的虎视眈眈,迴旋空间十分有限。

李恒青表示,中国整体外贸形势不利,特别是产能过剩,需要扩大出口,无法大幅缩减,否则就业压力会增大。他认为,这是一环扣一环的自我约束结果,目前看没有解药。

香港宣沅科技交流中心国际问题专家宋忠平认为,中国面对美国加征关税必将采取反制措施,但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幅度有限,显示出他希望中美关系继续发展,而非恶性竞争。他指出,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关税,目的是强化美国的贸易壁垒,最终鼓励美国制造业回流,这对中国不利。

他表示,特朗普的目标是实现产业回流,摆脱对中国产业链的过度依赖。如果特朗普继续这样做,这个目标或许可以实现。

美国圣汤玛斯大学国际研究教授叶耀元同样认为,特朗普加税的动机是迫使中国展开谈判,平衡两国贸易逆差。然而,中美贸易逆差的现况部分原因在于制度上的差异。特朗普要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中国可能造成经济改革开放的压力,甚至危及执政合法性。

叶耀元指出,中国政府可能不知如何回应,因为特朗普要求中国软化态度,而中国政府始终注重面子,无法轻易软化。在这场胶着的局势中,很难有突破。

比起关税再加10%,对中国政府更大的威胁是美国对墨西哥产品加征关税,因为很多从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实际上是中国货的转口产品,因此也会对中国形成制裁。

随着特朗普不断加征关税,中国企业对美出口的毛利率必然降低,最终形成“赔本生意”,这会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冲击。虽然中国经常警告加征关税的成本由美国消费者承担,实际上,多数输往美国的消费品早已转向第三地生产,因此加税的结果可能会加快美国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放弃中国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中国面对美中贸易谈判时惯用“以拖待变”的方式,但这次特朗普在就职11天后就签署加征关税的行政命令,其速度之快,将更加考验中国如何回应。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