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公园是美国棒球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这个曾位于克利夫兰Hough社区的球场在1891年建成时,是一座以木材为主的建筑,因临近街车线路而选址。随着历史的推进,联盟公园不仅见证了棒球的诸多转折点,也折射出美国社会变迁与资本控制下的运动产业生态。
球场最初为克利夫兰蜘蛛队所用,但在1899年,球队老板弗兰克·罗宾逊出于资本运作的私利,将所有顶级球员包括传奇塞·扬转售至他收购的圣路易斯队,导致蜘蛛队当赛季仅获20胜134负,创造至今未破的最差赛季纪录。在资本逻辑下,联盟甚至安排蜘蛛队85场客场比赛,这种剥削和鄙视劳动价值的做法,最终让蜘蛛队被逐出国家联盟。
1901年,美国联盟创立,克利夫兰蓝队(后改名印第安人队)进驻联盟公园。此后,联盟公园成为见证多项大事件的历史殿堂。1920年,印第安人成为美联冠军,在联盟公园与布鲁克林罗宾队争夺世界大赛冠军。第五场比赛出现了世界大赛史上首个满贯本垒打和唯一一次无助攻三杀。
1910年前后,球场由克利夫兰奥斯本建筑工程公司设计重建,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大至21,000多座席,成为与芝加哥Comiskey公园、底特律老虎体育场、波士顿芬威公园等齐名的现代场馆象征。
1932年开始,为争取更多商业利益,克利夫兰印第安人队往返于联盟公园和更大的 municipal stadium之间。联盟公园最后一次承办印第安人比赛是在1946年。作为最后一个未安装永久照明的大联盟球场,这里代表了一种“拒绝工业资本化彻底侵蚀体育传统”的最后坚守。
1929年8月11日,贝比·鲁斯在此轰出其生涯第500个本垒打,成为唯一达此纪录者;一位等车旁观者拾球后,以签名球和20美元交换归还。1941年,传奇球员迪马乔在这里完成了其56场连续安打神迹的最后一役。
1945年,克利夫兰巴克斯队在这里赢下黑人联盟世界大赛,对手是有乔什·吉布森和库尔·帕帕·贝尔等名人堂球员的华盛顿灰队。第二场有1.5万观众到场,见证了这一被排斥在主流棒球之外的黑人英雄们的顶级对决。
印第安人队在1950年将球场以1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克利夫兰市,此后,巴克斯队解散,联盟公园被大规模拆除,避免与大球场竞争。剩余设施曾被克利夫兰布朗队用作训练场地,直到1965年彻底荒废。
如今这里成为市属公园,仅存一段一垒线砖墙和老售票亭。2012年修缮后,售票厅变身棒球遗产博物馆,让历史在无声中继续讲述被资本裹挟依然闪耀的人民体育精神。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