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鴿成台灣新霸主!餵鴿人背後的秘密!

1867231890

在大樓、公園、陽台出沒的野鴿,可說是與人類生活最密切的野鳥之一,但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種親暱。有些鴿子掛著腳環,或翅膀有印章油墨痕跡,牠們是賽鴿或種鴿,因迷途或被棄養流落在外,繁衍大家庭。專家指出,約有9成野鴿的源頭為賽鴿,人類餵養加速牠們開枝散葉。

參賽時,賽鴿被比擬為「天上飛的鈔票」,成為野鴿後便被稱作「天上飛的老鼠」,成為除之而後快的外來種。生生不息的野鴿融入台灣地景,牠們如何與人類相互依存?

直擊餵鴿人出沒

早上7點半,是新北市忠孝碼頭周邊700隻野鴿的早餐時間。

行動水車率先出沒,一名長者將14公升垃圾袋分掛腳踏車左右把手,充作水袋。他賣力踩動踏板,人車一體,穩穩地將兩大袋清水送至堤防,另一長者流暢接過,倒入臉盆與塑膠盒。棲息在一旁高架道路的鴿子見到水光,一隻隻飛落堤防就定位。一位中年女子現身,拆開麵包,望著鴿子啄食,「我剛好路過附近,想到這裡有鴿子,就買來餵。」見麵包食盡,女子心滿意足離開。另一名中年男性提著沉甸甸的麻布袋現身,他抖開布袋,裡頭是跟三明治工廠要來的吐司邊,群鴿蜂擁而至。

行動水車仍在持續送水,鴿群突然一陣騷動,原來有人帶來飼料,鋪天蓋地一灑,上百隻鴿子從天而降,彷彿希區考克電影《鳥》場景。

近11點,堤防上的盛宴快告一段落,忽有一男子胸前掛飼料,手上持鳥網趨近,定睛觀察滿地鴿子。他以飼料誘引,偶爾晃晃鳥網擾動鴿群,觀察鴿子反應與飛行樣態,看到中意的鴿,便網子一伸,手到擒來。他表示自己以前有在賽鴿,想找好鴿育種,就來忠孝碼頭。「那種幾十萬的外國血統鴿都是騙人的啦!」他只信自己的雙眼。

各懷心思的餵鴿人來來去去,偶爾發出一、兩聲抱怨,認為政府吃飽太閒,「連餵鴿子都要被罰款」,「不餵的話,這些鴿子會死掉啊!」

飛失、棄養賽鴿成全台野鴿主要來源

來到離忠孝碼頭不遠的「博威鳥控」,對執行長杜昆盈來說,野鴿是他們的鄰居,也是衣食父母。他表示,野鴿防治向來是博威最大宗的業務來源,創業初期高達9成,現為7成,「我們是被鴿子養大的公司。」這顯見台灣對野鴿防治的高需求。

杜昆盈畢業於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2012年成立的博威鳥控,是他的指導教授孫元勳與幾位研究所學生共同發起,最初引入國外的野生動物防治器材,逐漸開展為國內率先結合動物行為學與環境生態學,化解人鳥衝突的社會企業。杜昆盈正式接手後,將公司英文名稱從Bird Away改成Bird Way,走一條人鳥共生之路。

野鴿在台灣被視為外來種鳥害,管理方式以防治和移除為主,專門的研究不多,缺乏針對其來源與實際數量的詳細調查。杜昆盈從經驗研判,野鴿的源頭,有8~9來自賽鴿產業,有些是在比賽中迷途或在訓練期間飛失的賽鴿,也可能是未參加比賽、陪同選手鴿訓練時未能返舍的「陪飛鴿」。其餘1成左右的野鴿,源自棄養寵物或宗教團體的放生鳥。

《報導者》訪談鴿友時則得知,賽鴿在正式參賽前,需經過4~8個月密集訓練,期間的離舍外訓可多達上百次,進入正式比賽前,約有3成選手鴿會因迷途、遭擄、遇到天敵等原因下落不明;進入正式比賽後,視該季天氣情況,又會有3~7成的選手鴿最終未能返家。另有些養鴿人,會將失格賽鴿或狀況不佳的種鴿剪羽、剪腳環後野放。以國內養殖賽鴿約200~300萬羽、每年報名參賽鴿數約50萬羽計算,逸散到野外的賽鴿數量相當可觀。

但為何掛著腳環的野鴿不太常見?杜昆盈表示,鴿子6個月大就有繁殖能力,每月可產蛋兩顆。即便受限環境因素,不太可能每個月都孵育新血,但一對鴿子在一年內當阿公阿媽、繁衍上百後代沒有問題,這對賽鴿父母很快就會被稀釋在滿堂子孫中,民眾平日所見的,往往是十幾代之後的個體。

他表示,有人飼養的鴿子能活15~20年,不過野外的生存環境不佳,野鴿壽命約為3~4年,但因出生率遠高於死亡率,才會讓人感到如此生生不息。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华人日报智能客服

欢迎使用,很高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