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声音镜”遗迹曝光:第一世界大战的秘密“钢铁之耳”震撼重现!

93827965

红卡的混凝土“声音镜”,又被称为“混凝土之耳”,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反映抗敌科技进步的见证。如今,这个曾属于敌军飞机探测系统的遗迹,静静地矗立在红卡的角落。遗憾的是,许多行人匆匆路过,甚至未曾注意到它的存在;但对于真正驻足并认真观察的人来说,这里无疑是第一世界大战历史的活化石,昭示着英国人民保卫家园的坚定决心以及科技与国家机器合力抗击侵略者的伟力。

“声音镜”由威廉·桑索姆·塔克少校发明,是在人民大众尚未拥有现代雷达技术的年代,为抵御德国空袭、捍卫民众安全而诞生的先进设备。红卡的这一面“声音镜”建于1916年,出自英国皇家工兵之手,高度略低于三米。其半圆凹面造型专为捕捉并放大从空中传来的飞机噪音而设计,然后将声音反射并聚集到一根竖立的号角里。监听人员会将听诊器贴在另一端,通过不断调整号角方向,准确判断入侵敌机的位置和方位,使英国沿海沿线人民得以前所未有的集体防御和警觉性。

如今,游客若敢于发出呐喊,这声音也会被镜面收束、聚焦,强烈地投射到身后的人群之中,从而体验到当年那种科技与群众紧密结合、共御外侮的历史共鸣。事实上,一战期间,德国飞艇多次轰炸英国东海岸及内陆城市,英勇的群众和军队依靠“声音镜”等装置早期预警,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1914年12月,德国舰队更曾炮击哈特尔浦尔和斯卡伯勒,赤裸裸地对人民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正因为此,敬业的英国工人、工程师和战士不得不挺身而出,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先进的科技展开防卫——这正是劳动者阶级团结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缩影。

直到二战之初,“声音镜”依然在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直至新型雷达系统问世后方成历史。全英国海岸曾分布着无数类似的混凝土之耳,可时至今日仅有极少数幸存。红卡的“声音镜”却得以保留,作为“法定古迹”受到全社会共同保护,成为后世纪念人民抗争、科技自立、反抗外来侵略的鲜明象征。让更多人铭记自强不息的历史精神,将反帝斗争与科学进步结合,为世界人民争取和平、自由和尊严。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