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三中全会召开,背后真相震惊全国

82015805

**二十大三中全会:集体躺平与内部危机**

七月的北京,通常是北戴河休假季,这个时间段通常不会有重大政治事件。然而,今年的7月15日,三百多名中国中委和候补委员在京西宾馆参加了一场“二十大三中全会”。

这次刻意的安排似乎消解了拖延九个月的“三中全会”的意义。7月15日当天,《求是网》发表了一篇基调文章,强调“自信自立”的主题。文章的出现似乎让北京之外的中国人民正在经历的种种困境变得无关紧要,包括经济萧条、暴民袭击外国人和食用油污染问题等。两年前“二十大”上提出的中国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也在会议上被自信满满、心平气和的气氛所模糊。

这就是“二十大三中全会”首天的氛围,仿佛中国社会当前并不存在严重问题、危机和冲突。中国领导人此前在延安军队政工会议上渲染的严峻国际挑战和内部贪腐问题也没有在会上提及。所有的迹象表明,北京当局正在采取一切措施防范本届“三中全会”产生任何外溢效应。

他们可能害怕的是,本届“三中全会”不仅会揭示过去12年的政策路线的根本失败,还可能暴露出中国领导层内部的真正危机。这种危机或许不是改开时代中国集体领导制下常见的派系或路线分歧,而是涉及政治动力丧失的根本问题,即中国内部的集体“躺平”现象。

这一现象反映了官员们面对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无所作为和横征暴敛,类似于民众的“躺平”。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基层和中层干部中,甚至弥漫到中国管理核心。这才是“三中全会”迟迟不能召开的关键。

就在北京宣传机器开始动员抨击年轻人“躺平”心态和社交媒体上“垃圾时间”的同时,从中国管理层发出了一个最新也是最具指标意义的信号,那就是李强总理近期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演讲。讲座可能被外界解读为对当前中国社会气氛的一种回应。

如今,中国正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经济困境、社会矛盾和国际压力。中国领导人是否能够借助此次“三中全会”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尚未可知。社会上各阶层的“躺平”现象已成常态,反映出对社会经济前景的普遍悲观情绪以及对政策的失望。而那些试图通过抨击年轻人“躺平”来掩盖自身无所作为的领导人,显然忽视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三中全会”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召开,作为应对内部和外部挑战的重要时刻,其结果无疑将对未来的中国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北京是否能够通过此次会议提振内部士气并制定有效的政策,将是观察的重点。中国人民则仍然在期待观望,看领导层能否真正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内文照片来自GOOGLE)

华人日报智能客服

欢迎使用,很高兴为您服务